專業(yè)的心理服務
平臺承諾 免費退改
歡迎來到壹點靈心理咨詢服務平臺專業(yè)的心理服務·放心的隱私保障
咨詢次數(shù):8
咨詢費用:1500元
案例類別:個人成長
運用的技術(shù):精神分析
案例簡述:
咨詢經(jīng)過:
咨:今天是你自己要來的還是妻子要你來的?
訪:是我自己要來的。
咨:說說你的困惑吧。
訪:我這一陣感覺不好,總是胸悶、心慌、手心出汗??謶?。不愿去上班,不敢一個人呆著。
咨:在家里沒事兒?
訪:嗯!在家好些,但是一個人呆著有時也會有癥狀。
咨:在單位什么情況下就有癥狀?
訪:緊張、恐懼時。
咨:恐懼什么?
訪:害怕?lián)熑?/p>
咨:出什么事情了嗎?
訪:沒有出啥事兒,就是害怕有事情會發(fā)生,怕發(fā)生了事情要擔責任。
咨:害怕?lián)熑危《啻竽挲g的人可以不擔責任?
訪:我不是害怕所有的責任,家里的責任我愿意擔,就是不愿意擔工作中的責任。
咨:在家里呆著有人給你發(fā)工資嗎?
訪:沒有!還是得上班~我害怕一個人呆著~
咨:多大的孩子害怕一個人呆著?你感覺你的心理年齡是多大?
訪:我還不如一個上小學的孩子!
咨:你感覺你是多大年齡?
訪:3歲吧。
咨:你來訪的目的是什么?
訪:消除癥狀。
咨:你服藥效果不是很好嗎?
訪:但是我不想依賴藥物,一停藥就反復。
咨:你咨詢的目的是什么?
訪:希望你給我一個方法讓我停掉藥,不發(fā)作癥狀。
咨:你想從對藥物的依賴轉(zhuǎn)為對咨詢師的依賴?
訪:是的。
咨:多大的孩子才會產(chǎn)生依賴?
訪:小孩子
咨:你的咨詢目的是什么?
訪:我想能夠過正常的生活,沒有癥狀。
咨:你又在說癥狀,有用嗎?你把時間浪費在癥狀上是在浪費時間浪費錢。
訪:是的。我想不再恐懼害怕。
咨:不再恐懼什么?
訪:不再恐懼責任。
咨:什么年齡的人能夠不恐懼責任。
訪:正常的成年人
咨:你的咨詢目的是什么?
訪:我想成為成年人
咨:你想從一個3歲的小孩一夜之間變成成年人嗎?
訪:是的。
咨:這恐怕是天方夜譚吧!
訪:是的,這有些難,所以才找咨詢師,希望你給我個方法。
咨:你想成長?
訪:是的。
咨:你為你的想法做出過什么努力?
訪:這個~還真的沒有做過什么。你上次讓我寫日記,我感覺沒有用啊!
咨:你沒有嘗試過怎能知道有沒有用?
訪:我感覺生活每天都是平平淡淡的,沒什么可寫的?。?/p>
咨:既然每天都是平平淡淡的,那就平平淡淡過日子好了。你為什么來咨詢呢?
訪:可是我有癥狀啊。
咨:有癥狀的日子是平平淡淡嗎?
訪:不是!可是寫日記真的有用嗎?有用這個辦法療愈的嗎?
咨:這得問你了,你想改變自然就有用,不想改變自然就沒有用!
訪:以前我也嘗試過脫敏療法,但是沒有用??!
咨:這次你還想用你的老辦法再次證明給我看,寫日記沒有用。然后責任就不在你了?
訪:嗯!是有這個意思~
咨:你究竟想不想成長?
訪:我一想起來改變,就感覺很難~
咨:所以你不是真的想成長!
訪:我想改變。
咨:你是在哄著我玩的吧,你想改變,你為你的想法做出什么呢?
訪:我回去還是寫日記吧
咨:能堅持一次?兩次?
訪:我也不知道。
咨:堅持一次、兩次然后說沒有用,就可以停止了?就像吃了兩口飯沒吃飽,就說吃飯不管用,于是就不吃了?
沉默~
訪:我們還是換個話題吧,這好像很沉重。
咨:又想逃走了?
訪:你好像在逼我~
咨:你說是在逼你嗎?是我逼著你成長嗎?
訪:哦!不是。
咨:你的成長跟我有什么關(guān)系嗎?
訪:沒有!是我自己想成長。但是我困惑,我想讓你給一個方法。
咨:沒有方法,即便有方法,對你也沒有用,因為你并沒有真的想改變。
訪:我感覺無路可走。
咨:你沒有動力,指給你路你不走也相當于沒路。你有動力,不指給你路,你自己走就是一條路。
訪:我還是希望你給我一個方向。
咨:好吧!那我告訴你:只能靠你自己,咨詢師只是一個見證者。
訪:你給我見證和信心就好!
咨:只能給你見證,信心來自于你自己改變的決心~
沉默~~~
訪:咱們換個話題吧!太沉重了~
咨:想成長,又想輕松!哪里有這等好事?
時間到了今天就到此結(jié)束吧。
經(jīng)驗感想:
總結(jié)與體驗:
第一次體驗精神動力性的咨詢風格。在咨詢過程中。咨詢師首先確立自我的位置:我只是一面鏡子,一個路標,我給與來訪者的回饋就是時刻讓來訪者能夠看到他自己的位置。既要不跟來訪者卷入,又要時時跟進。他在哪里我就在哪里給他樹一面鏡子。讓來訪者不管向哪個方向逃避,都能夠看到自己真實的狀態(tài)。因此不得不認真地來面對自己。
這個案例中,來訪者處于一個依賴狀態(tài),心理年齡處于幼兒階段。在這個階段不愿承擔責任,又不能夠單獨和自己相處。來訪者的癥狀,恰恰是其內(nèi)在心理動力的體現(xiàn)。因為有癥狀,單位領(lǐng)導不敢給他重任,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承擔責任。因為有癥狀,就可以需要家人陪伴,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依賴。甚至在前幾次提到和父母分開居住,來訪者存在主觀拒絕,聲稱和父母分開就是不孝。這些都是拒絕分離的表現(xiàn)。
在這次咨詢中,作為咨詢師單刀直入,直奔其癥狀背后的心理學動力,讓其看到他所處的位置。當其體驗到自己的位置是一個幼兒的時候,接下來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明確咨詢的目的。是真的想成長,還是想通過咨詢這種形式來強化自己是病患者的身份從而逃避成長的責任。顯然這個來訪者的內(nèi)心并沒有做好成長的準備。他想從對藥物的依賴轉(zhuǎn)換到對咨詢師的依賴。形式上變了,實質(zhì)上沒有變。而且曾經(jīng)長期做過催眠療法、脫敏療法均以失敗告終。這就是來訪者在把責任推給咨詢師或者心理學方法,以此來解脫自己動不了的責任。所以在這次的咨詢中,就明確提出來,咨詢師不為你負任何責任,咨詢師只是見證者而已。成長與否決定于來訪者,成長的力度來自于來訪者的決心。甚至成長方法的有效性也決定于來訪者的決心。
患者在此處感覺有被逼迫,感覺自己不得不面對自己,這就是這次咨詢的意義所在。
來訪者必須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意愿,是真的想成長還是只想換個方式推脫責任。讓來訪者確認自己的意愿也是咨詢的目的之一。
掃碼關(guān)注壹點靈官方微信公眾號
新注冊用戶回復【優(yōu)惠卷】可獲得50元傾訴優(yōu)惠卷1張
另外還有精華版測評資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領(lǐng)取
雄**
很有收獲,感謝分享
踏**
謝謝李老師這段時間的陪伴與用心體察
水**
謝謝你的支持和鼓勵
h**
李志梅很棒,我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