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思維是一種弱者心態(tài),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問題,認為自己的痛苦都是他人造成的,容易怨天尤人。既然受害者思維是一種心理狀況,那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受害者思維的根源是什么?受害者思維又是什么?
受害者思維的根源,受害者思維是什么?
1、原生家庭
受害者思維的根源可能是原生家庭,比如說拯救者心態(tài)的家長就很有可能會培養(yǎng)出一個受害者思維的孩子。有拯救者心態(tài)的家長通常有強烈的助人情結,所以總是會為孩子安排好一切事務,殊不知這會讓孩子的自主能力一直處在較低的水平。
當孩子長大后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就會產生受害者思維,認為是父母對自己的溺愛害了自己,認為是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方式讓自己如此痛苦。
2、角色轉變
受害者思維的根源還有可能是角色轉變,比如在親密關系中一方原本是拯救者心態(tài),總是為對方考慮、為對方付出。但是如果長時間的付出都沒有收到回報,就有可能從拯救者的角色變成受害者的角色,抱怨對方:“我為你付出這么多,你為什么要讓我這么痛苦?”
3、自我防御
受害者思維的根源也有可能是內心的一種自我防御機制,這實際上能夠幫助受害者逃避責任。比如有的人會放大原生家庭給自己造成的影響,認為“之所以我現(xiàn)在這么糟糕,都是因為我的原生家庭不夠好”,這就是用受害者思維來進行自我防御,逃避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讓自己的內心好受一點。
受害者思維的根源可能是原生家庭,也有可能是個人的角色轉變,還有可能是自我防御機制。受害者思維是什么?簡單來說就是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把所有的過錯都歸結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