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的心理服務
平臺承諾 免費退改
很多人都說我有精神內耗,但是別人的建議和開導我都聽不進去,反而想的愈發(fā)多,我總是為自己做的一些事情后悔,感覺自己是個很壞的人,預想有不好的事情會發(fā)生
[擁抱][擁抱][擁抱][擁抱]
你好,我是壹點靈的心理咨詢師常亮。很高興在這里遇到你。
你總是為自己做的一些事情后悔、預感會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你認為自己正在處于一種精神內耗。
非常能理解你的狀態(tài)和情緒,自己能覺察自己的狀態(tài),內心不斷在胡思亂想,產生這種情緒是正常的,很多人也會有這種狀態(tài)。
自己多想的時候,你會產生哪些情緒呢,比如懊悔、憤怒、糾結?還是其他的情緒狀態(tài)?產生這些情緒的時候,你是如何緩解、對抗的呢?別人給你建議和開導的時候,是什么原因造成你聽不進去?
你可能正處于一種精神內耗的狀態(tài)之中。
精神內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時,人就處于一種所謂內耗的狀態(tài),內耗的長期存在就會讓人感到疲憊。這種疲憊并非身體勞累導致,而是一種心理上的主觀感受,是個體在心理方面損耗導致的一種狀態(tài)。
精神內耗者,每一天都在疊加糟糕體驗和自我認知。
其實,精神內耗嚴重的人,并非真的一無是處,從優(yōu)勢的視角來講,想法太多意味著思維活躍,情緒太多,意味著感覺敏銳??墒?,如果優(yōu)勢發(fā)揮不當,想法和情緒都會成為負擔,成為綁架一個人的牢籠,令人陷入到精神內耗的漩渦里痛苦不已。
精神內耗會給我們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
第一層次的影響是影響個人的情緒;第二個層次的影響是降低生活質量;第三個層次的影響是降低信心,透支心力;第四個層次的影響是惡性循環(huán),心理失衡。
走出精神內耗,脫離當下狀態(tài),有幾個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1,多跟朋友、家人交流
想法多和情緒多的人,很容易關起門來,走到自我的世界里去,這個世界,就是精神的世界。一個人不能沒有精神世界,但也不能花太多時間陷入到精神世界里去。
和人交流,就是走出精神世界的重要一步。
2,讓想法走進現實
精神內耗的人,之所以內耗嚴重,不僅僅是在于想法多,還在于想法中的限制多。因為太追求完美,想法只能在空中飄。
想要走出精神內耗,就需要你能夠在想法中間開出一道縫隙,讓自己的想法可以“走出來”。結果如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把想法活出來,就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了。
3,構建積極想法
我們的頭腦和感受會為我們勾勒出一個想象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個受害者,自己不可能成功,又或者外面的世界是危險的。為了避免失敗,避免受到傷害,我們就會固步自封。想象的世界很危險,但它仍然是可控的。
4,做好準備,積極行動
能夠瓦解我們的從來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而我們最好的支持者也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希望我的回復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私信咨詢師詳聊,祝一切順利。
您好,我是壹點靈心理服務者張旖,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看起來,你最近有在反省自己。個人覺得,人只要知道反省自己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因為你有意識的去尋找問題。
現在的想法:
*別人的建議和開導都聽不進去,反而想的很多;
*總是后悔自己做的一些事情,覺得自己是個壞人,不配擁有更好的生活;
*預想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
以上這些想法真的是給人一種很糟糕很內耗的感覺呢。
一、為什么總是對做過的事感到后悔焦慮?
1、追求完美
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總是抱著這樣的信念:“我一定不能犯錯,我要做到事事完美?!?br />
從本質上來說,完美主義來自這樣的核心信念:“我不夠好,所以我不值得被愛”“我只有做到足夠好,我才是值得被愛的,我才是值得被喜歡的”。如果你抱著事事都要完美的信念去行動,你會很容易陷入到自責之中。
2、對目前的生活不滿意
心理學家澤倫伯格把后悔定義為一種消極的認知情緒。
當你發(fā)現或者想象自己做出另外一個選擇可以有更好的結果時,你會感到后悔。你會把目前不夠如意的結果歸咎于自身,認為都是自己做錯了選擇。
本質上來講,是因為你對目前現狀的不滿意,對當下狀態(tài)的無能為力,才會驅使你不斷地陷入到自責后悔之中。
3、不接納現在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想要成為的模樣,如果你心中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差距太大,你會很難滿意現在的自己。
當你用很苛刻的態(tài)度去看待當下的自己時,你很難去接納自己不夠好的一面,很難寬恕自己的錯誤。
二、總是對做過的事后悔焦慮怎么辦?怎樣克服過度自責心理?
1、用成長型思維看待錯誤
心理學家德韋克認為我們存在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面對困難,總是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害怕自己不行。如果失敗了,意味著我不夠好。
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我們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得到提升。每一次失敗或者錯誤,并不代表我這個人很差,相反,我可以從失敗當中吸取教訓,下一次我就可以在同樣的事情上做的更好。
如果你可以學會用成長型思維看待問題,你會更愿意接受自己的錯誤。
2、學會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面對生活的勇氣。研究表明,當你失意時,對自己進行自我譴責跟自我批評,不一定會讓事情發(fā)展的更好。你可以試著想象一下:當你可以用關懷自己的態(tài)度去面對目前你所處的困難,你會有什么感受?結果會有什么變化呢?
當你因為對現狀不滿,對自己有情緒時,你可以這樣跟自己說:“我感到不開心,我知道目前的結果并不完全是我一個人造成的,當時的我已經足夠努力了,那是我在那個情境下能做的最好的選擇。愿我能夠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曾經犯錯的自己?!?br />
3、調整自己的負面認知
合理情緒ABC理論認為,我們的思維模式決定我們的情感與行為,如果我們可以換一種視角看待事情的結果,我們的情緒跟行為都會改變。
感謝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擁抱][擁抱][擁抱]你好呀!回抱![擁抱][擁抱][擁抱][擁抱]嗯,焦慮是因為對未來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雖然不知道你經歷了什么,但是內,如果分開來看那,將它拆成一件一件小事呢?~~~~~~~~~未來不取決你的曾經,而是你的下一步,不要把自己關起來哦,一直憋下去會把自己憋壞滴,有時,靜下心來聽聽自己的想法,為什么,怎么啦,會好點的